成功案例

每日中国看山西|艾重塑外国游客来华旅游体验

日期:2025-11-06 10:38 浏览:
中国日报11月5日第7版截图 人工智能(AI)正在深刻改变中国的旅游体验模式,为外国游客探索中国提供更智能、更个性化的旅游选择,扮演“新导游”的角色。 来自刚果民主共和国的 26 岁游客、山西大学学生高明(Mungay Jesteben Béni 饰)经历了第一个经历。七年前,他怀着成为一名工程师的梦想来到中国。今年7月,他借助AI完成了一次北京之旅,彻底刷新了他对中国旅游业的认知。 “帮我规划一下北京三天的行程,重点是长城、故宫等,预算大概在5000元左右。”高明打开了申请豆包的神器,发出了指令。 不到十秒的时间,他的手机屏幕上就出现了一份详细的攻略,涵盖了交通、住宿、日常游览等内容。景点和当地美食推荐。 “太神奇了!”他一边说着,一边展示着手机上的行程计划。 “这不仅仅是一份行程,更像是当地朋友提供的专属指南。” 高明的经历并不是个例。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依靠人工智能来探索中国。 Deepseek、豆宝等工具已成为中外游客来华旅游的常用助手。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今年8月,我国共注册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538个,注册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或功能263个。 一次北京之行激发了高明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兴趣。今年10月,他参加了中国主办的“中国古建筑看山西”外国博主发现山西主题传播活动日报业务发展部、山西日报。 31 岁的尼日利亚博主 Oluwabunmi Henry Jimoh 也是一位视频博主。此次他作为“看中国山西古建筑”国际体验官参与活动,也分享了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 “过去,我通常通过社交媒体寻找有趣的目的地,但因为人工智能,一切都变得更容易,”他说。 在他看来,AI更像是一个贴心的助手。他说:“它总能提醒我们容易注意到的角落,引导我们发现新的路线。更重要的是,它让历史知识的获取变得简单高效。” Jimoh 与中国的关系始于他童年时期对成龙功夫电影的迷恋。 2016年,他前往中国,就读于广西科技大学。毕业后,他选择留在广西柳州创业,投身自媒体行业尝试。 “进入中国后,我才意识到,中国功夫不仅仅是精彩的打斗,还有传统的行为方式、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他说。 谈及中国科技的发展,Jimoh深受感动:“近年来,中国的科技发展速度惊人,人工智能产品已经融入日常生活。从服务机到酒店,人们遇到了各种人工智能软件应用,有效提高了生活和工作的效率。”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24岁清华大学建筑系学生Veldesen Yaputra亲身体验了人工智能的美妙。 在太原市晋祠博物馆圣母殿前,他见证了“科技+古建筑”碰撞的独特之美。他利用豆宝的视觉识别功能扫描了大楼,这个人工智能系统立即识别出了圣母殿。还详细介绍了该建筑的历史背景、建筑师的结构特点、文化价值。 “现在,每当我遇到不熟悉的古建筑知识时,我都可以通过这个工具轻松获取信息,就像跟随在我身边的专业‘古建筑讲解员’一样。”看着手机上清晰的信息,亚普特拉感慨地说。 亚普特拉来到中国的首要原因就是“寻根”。他的祖先是广东揭阳人,是印度尼西亚家族的第五代后裔。 “作为华裔子孙,我有责任将中华文化传播到海外。”他说。现在,他有了新的认识:“判断一个国家发展得怎么样,看城市规划的细节和设计水平,就能有直观的感受。” 卡琳娜·科瓦列夫斯卡 (Karyna Kovalevska),24 岁乌克兰老博主也是此次活动的参与者。作为短视频内容创作者,他广泛运用人工智能。他不仅用AI制作旅游攻略,在准备山西古建筑视频剧本时也充分与AI“讨论”。 “它不仅帮助我避免了历史文化表征上的错误,还提高了我的创作效率。他解释道,“人工智能将为我的叙述提供更真实的表达建议,甚至为视频中的镜头运用和叙事逻辑提供专业灵感。” 通过这次文化之旅,科瓦列夫斯卡还热情地观察了旅游业与中国文化科技融合的发展历程。 “景区讲解服务越来越专业,数字化、智能化人工智能设备越来越普及,极大提升了外国游客的旅游体验。”他说。 他认为,“中国看山西古建筑”等主题活动对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实施,更多外国人有机会来到中国,体验现实生活。 “我相信,当外国游客亲身来到这片土地时,他们会感受到真实的中国。而人工智能将成为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桥梁。”他说。 (中国日报记者 朱兴欣 | 丁艳 郭书亚) WS690B4C15A310C4DEEA5F048A https://sx.chinadaily.com.cn/a/202511/05/WS690B4C15A310C4DEEA5F048A.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事先许可的复制和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同意和许可。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email protected]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