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津渡·什刹海文化人才交流活动在京举行
日期:2025-10-30 10:32 浏览:

10月26日,“京跑同脉,绽放绽放”西津穿越什刹海文化人才交流活动在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文化展示中心成功举办。江苏省镇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一级巡视员张娟,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街道工委书记陈露出席活动并讲话。文化和旅游部专家组成员、原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司长张建中出席活动。
张娟表示,镇江高度重视文化人才培养和文化与旅游联动发展,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与北京什刹海深化合作。何德利提出三个愿景:一是汇聚人才,取长补短,擦亮“镇江人云集、享辉煌”的城市名片,吸引大批人才加入“金山英才”计划;二是同向共谋,推动恒顺香醋、肉菜、太平泥尖叫等特色文化产品“北上北京”。三是在创意文化、数字文化旅游发展等方面共同推动创新,实现共建共享。
镇江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卢燕华明确以“一字、一字、一句话”推介镇江。从“适宜”居住、工作、出行的自然基因,到“融合”南北东西方的文化行为,再到“美到让人窒息”的城市之美让人嫉妒”,镇江独特的风采展现得淋漓尽致。
镇江市润州区委书记、一级调研员许新田出席活动,详细介绍了润州与北京因大运河而深厚的联系,提到“追溯千年文化脉络,广纳北京人才”。他表示,润州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节点,推动“数字引领、智能制造先行、服务基础强、文旅融合”的产业升级,把文化人才群体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打造西津渡人才友好街区,推出包括资金、哈卡、服务在内的人才人才“礼物”,让人才追梦、活诗人。他还表达了三个期望:他期望文化变革、研究和教育等新的商业项目组织在特殊街区组织,提供政策和平台;他希望企业合作开发山东南入口、金山湖水上旅游等项目,打通文化旅游全部数据;他希望媒体挖掘润州的文化和活力,助力润州升级为更具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并以“大运河的故事尚未结束,润州已准备好”为口号,邀请各方加入潮流,开拓未来。
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街道工委书记陈璐在推介交流期间向镇江代表团致以热烈的问候。陈璐表示,什刹海始终把街道发展置于发挥首都功能、践行现代西部城市风貌的战略格局中,培育由近及远的人才生态,搭建多元化人才平台,推动两地深度融合。人才和区块更新。未来,我们将以运河文化为纽带,加强镇江全循环、多层次、宽领域合作,探索人才、产业交流合作的文旅融合路径,成就南北互助的故事。
为精准满足人才需求,镇江市润州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杜新在辖区发布了《润州区文化产业需求清单》,向人才发出诚挚邀请。
文化和旅游部专家组成员、原国家旅游局局长综合协调员张建中发表主旨演讲,为景润文化人才合作和产业发展提出前瞻性建议。张建中提到三个展望:一是打造铁道部对人才有吸引力的“磁场”;二是打造更具创意的产业“孵化器”;三是打造更具影响力的人文社区。 ”
活动上,什刹海风景区与西津渡历史文化街代表签署了《人才联合培养交流框架协议》。同时,来自北京的五批文化人才代表也结对签约。两区共同启动友好共建仪式,正式开启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合作新篇章。
活动现场同步开展非遗体验和美食品尝活动,让嘉宾和当地民众沉浸在两地非遗的氛围中。太平泥呐喊、正泽刺绣、泥塑兔、京式猪圈等非遗作品琳琅满目。莱斯;镇江老陈醋、青云楼糕等特色菜肴香气扑鼻,气氛热烈,充分展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美食结合的独特之美。
北京与润同根,是千年运河结下的深厚友谊;人才的绽放是新时代文化人才的共同追求。此次交流活动不仅为两地人才合作搭建了一座桥梁,也让两地的友谊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在非遗和美食中具体而清晰地展现出来。
(照片由组织者 blish 提供并编辑)
以上内容为宣传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消费建议。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的版权形成等)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