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应对变化,以变革解决问题
日期:2025-10-26 10:11 浏览:

“面对复杂的形势,我们既要清醒地面临外部环境变化、低碳转型、高端供给不足等挑战,又要抓住结构升级、技术革命、市场拓展等机遇,以创新应对变化,破解“十五五”石化工业高质量发展坚实基础的难题,通过“十五”推动石化工业高质量发展。 规划 石化工业高质量发展“十五五”规划通过石化工业高质量发展十五年规划。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李云鹏在10月24日于宁波举行的2025年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上表示。本届大会以“解码新增长”为主题来自政府机构、国内外龙头企业、行业组织、智库的众多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科技与能源能源价值联动演化的背景下,石化行业如何迈上新台阶。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付祥生主持会议。他说,过去集中布局、集中建设是新增长,新投资、新项目是新增长。在当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需求低迷、供给旺盛、需求疲软、“搞搞”竞争加剧的形势下,新生产力驱动发展是新增长点,绿色低碳转型和高端科技高质量发展结构升级是新增长点。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旭荣指出,石化、化工是浙江省制造业最大的支柱产业。到2024年,石化和化学工业营业收入将达到1.8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三。浙江将围绕打造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和建设绿色安全高品质化工园区三大任务,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宁波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海滨表示,宁波已形成以炼油、乙烯为龙头的产业链体系。 NDI 的专业人士炼油、乙烯产能位居全国前列,产业规模位居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首。未来,宁波将积极谋划、全力打造绿色石化产业集群,不断增加和引领强势链条,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为绿色石化产业新生产力增长做出更大贡献。
李云鹏在大会致辞中指出,“十四五”以来,我国石化工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稳定性和创新活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 2024年,行业营业收入将达到16.28万亿元,总收入7897.1亿元,比2020年分别增长46.9%和53.2%,行业体量持续扩大。进出口总额全行业产值9488.1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53%,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十五五”期间,石油化工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他建议,一要应对现代技术,突破新技术促进产业升级。二是加快绿色转型,走出低碳发展新路。三是优化产业布局,打造集群发展新空间。四是收购一流企业,培育产业发展生力军。五是深化数智赋能,夯实安全发展新基础。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经理王建波分析五大趋势炼化行业面临的严峻考验:地缘政治动荡格局考验产业链韧性; “双碳”目标成为“必答题”;交通能源需求转向多能源竞争;传统需求下降,化工新材料构建第二条增长曲线;全球石化行业加速重组存在结构性机遇。他还提出了提高产业链稳定性、聚焦高端多元化智力、构建多元化供应体系、抓住国际机遇、深化绿色低碳转型等五点对策。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如新指出,石化行业正处于“五重叠加”的复杂局面:换挡时代、格局重构时期、政策调控时期、技术崩塌时期、的差异化。他阐释了“新增长”的内涵,要以创新驱动为主体,以绿色低碳为背景,以数字赋能为抓手,以开放合作为路径。他还分享了中国石油在结构优化、创新技术、转型低碳、数字智能化、对外合作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石化安全总监刘家海回顾了行业面临的挑战,介绍了中国石化在加快产业调整、增强绿色能源供给能力、大力推进节能减碳、提高废物回收利用效率、深入实施绿色经营行动等五个方面的具体工作。面向“十五五”,中国石化将着力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应对碳达峰,迈向碳排放双控,持续推进碳排放总量控制。着力提高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中控集团创始人、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创始人、院长褚健表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工业数据和科学原理进行研究和融合,有望使流程工业安全有保障,为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会议期间,在第三方机构TUV莱茵的见证下,中国石化与巴斯夫宣布互认碳足迹核算方法,为化工行业设定了碳足迹,降低核查成本,促进产业链协同减碳,标志着中外企业取得重大成功,阻隔了管理炒作。
随后,在省委常委、副秘书长庞光连主持的“高峰讨论”上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五位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共同探讨如何激发新增长。
伊士曼全球高级副总裁Julie A McAlindon表示,石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整个价值链的稳定性以及为客户提供稳定性。英威达尼龙上游业务亚太区副总裁李凯认为,当前的产业链重组是更深层次的“再全球化”,这种变化需要生态系统合作,而中国正在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埃克森美孚亚太研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文清强调,中国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沃土,有很多新产品、新技术、新解决方案、新技术。理念在中国得到应用、发展和成长。国际企业将找到巨大的发展前景和机遇在中国。终结塑料垃圾联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杰克·杜尔认为,中国是最大的塑料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回收行业投资和创新的领先者。联盟期待与中方在“无废城市”等领域进行更深入的合作。标准普尔化学品、衍生品、塑料和材料部门全球副总裁Andrew Neale认为,石化行业虽然面临短期挑战,但电气化、人工智能等长期趋势将持续推动全球化工产品需求,而中国在能源转型和循环经济领域的创新和投资具有显着吸引力。
欧洲化学工业理事会总干事、国际化学工业协会联合会秘书长马克·门辛克表示,欧洲化学工业面临高能耗等挑战成本和竞争力下降,坚持绿色转型目标。他强调需要通过新的产业行动计划增强竞争力,并呼吁中欧加强合作,共同促进产业发展。壳牌全球执行委员会委员、化工行业负责人Machteld de Haan与ICIS董事长、Syensqo全球首席执行官Ilham Kadri博士通过视频分享了双方对能源转型和创新技术的各自看法,并强调了全球合作尤其是中国市场合作的重要性。
会议最后,庞光连总结道:欧洲化工行业在创新、绿色转型和国际合作方面的经验对于全球行业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世界经济仍在曲折中复苏,能源变革、产业结构调整、绿色环保等d 低碳和其他相互关联、同时推进的趋势。今天的会议不仅是一场思想盛宴,更是一次凝聚共识、规划未来的聚会。石化工业作为支撑现代工业体系的重要力量,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高兴地看到,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都在以实际行动探索更加开放、合作、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陈晔)
WS68FC7CFFA310C4DEEA5EE2CB
https://zj.chinadaily.com.cn/a/202510/25/ws68fc7cffa310c4deea5ee2cb.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刊登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我咬了。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
[email protected]